首批政府指导定价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产品完成市场交付,总额超百万
时间:2025-06-30 15:35:23 浏览数:46

2025年6月21日,福建省率先完成全国首批政府指导定价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产品的市场化交付,合同总额超百万元人民币。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公共数据要素从资源整合迈向规范化流通的关键跨越,为全国公共数据定价机制提供了首个实践范本。


首单交易:数据价值如何释放?


福建省此次交付的数据产品,主要依托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归集的企业基础信息、建设用地信息等公共数据资源,经脱敏技术处理形成标准化数据包。金融企业作为首批采购方,将其用于风控模型优化与企业授信评估,显著提升融资服务效率。


交易严格遵循2025年3月福建发布的《公共数据运营服务费收费(试行)》,首次明确公益类数据免费开放(如公共服务、城市治理),产业类数据实行政府指导价上限管理(如金融、商业应用),技术服务费按数据调用量阶梯计费,由省级授权运营主体“福建大数据一级开发有限公司”统一收取。


政策突破:全国首个定价闭环成型



福建此次交付的核心意义在于填补了公共数据市场化定价的制度空白。其政策设计覆盖数据登记、授权运营到定价交易全流程,破解了长期存在的“数据权属模糊、定价无据可依”难题。尤其对金融等战略领域提供政策倾斜,如首单交易享受成本折扣,既保障公共数据的公益性,又激活市场活力。福建省大数据管理局专家评价称,这一模式验证了“资源→产品→价值”的市场化路径,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制度样本。


全国竞速:多省份差异化实践


在福建首单落地的同时,各地正以差异化模式探索公共数据价值化:



贵州于2025年5月发布首批14个公共数据产品,覆盖金融、保险、人才招聘等6大领域,通过“分领域授权+场景赋能”模式,推动数据从资源整合向市场化跃升;


济南创新“数据资产入表”路径,2025年3月将“小微企业职工保障性待遇评价数据集”登记为资产,助力金融机构授信超6600万元,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信用难题;


浙江柯桥区聚焦民生需求,开发“停车场空车位预测模型”,利用历史数据融合天气、节假日因素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成为杭州数交所首个挂牌的公共数据产品:


广西则依托“桂船通”APP整合船舶轨迹、航道水位等数据,完成首笔场内交易,提升航运安全管理效率。


技术安全成为共同底线:


各省均采用脱敏处理、区块链存证或隐私计算技术,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例如烟台通过区块链授权调用实现累计授信5.4亿元,贵阳利用违法预警数据产品降低建筑垃圾车辆事故风险。


未来展望:万亿市场蓄势待发



随着福建首单验证政府指导定价的可行性,公共数据要素市场正迎来三重升级:


•场景深化

金融领域先行后,医疗(如深圳开放3PB医疗语料库)、工业(纺织业数字化转型)等场景加速拓展;


•资本入场

全国首批数据中心REITs获批,如皋数据资产ABS上市规模达1.3亿元,资本持续加码基础设施;


•制度协同

陕西、山西等省密集发布授权运营细则,湖北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计划2028年前开发300个应用场景。


百万元的首单交易,撬动的是国家数据局预测中2025年将突破3万亿元的数据产业规模。当公共数据告别“无偿开放”的粗放时代,走向规范定价、安全可控的流通新周期,中国数字经济的底层规则正在重塑——这不仅关乎技术效率,更是生产关系的一场深刻变革。